2024-06-28 14:04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
地基基础加固,就是因为天然地基软弱无法满足地基强度、变形等要求,那么就需要事先对地基进行处理,利用换填、夯实、挤密、排水、胶结、加筋和热学等方法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,从而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。
地基处理的目的及意义主要有下面5点:
1.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切强度
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: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;由于偏心荷载及侧向土压力的作用使结构物失稳;由于填土或建筑物荷载,使邻近地基产生隆起;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;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。地基的剪切破坏反映在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,因此,为了防止剪切破坏,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。
2.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
地基土的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;由于有填土或建筑物荷载,使地基产生固结沉降;作用于建筑物基础的负摩擦力引起建筑物的沉降;大范围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;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地面沉降;由于降水地基产生固结沉降。地基的压缩性反映在地基土的压缩模量指标的大小。因此,需要采取措施以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,借以减少地基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。
3.改善地基土的透水特性
地基土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;基坑开挖工程中,因土层内夹薄层粉砂或粉土而产生流砂和管涌。以上都是在地下水的运动中所出现的问题。为此,必须采取措施使地基土降低透水性或减少其水压力。
4.改善地基土的动力特性
地基土的动力特性表现在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(包括部分粉土)将产生液化;由于交通荷载或打桩等原因,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。为此,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液化,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。
5.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
主要是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等。
地基处理一般有:1、换土垫层法 2、振密、挤密法 3、排水固结法 4、置换法 5、加筋法
6、胶结法 7、冷、热处理法,7种方法。
基坑支护后,还是基坑。
1、地基是指承载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以下的部分。有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之分。
2、基础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在室内地坪以下的部分。它支撑建筑物或构筑物。
3、基坑是在施工基础时,所开挖的低于自然地坪的坑或槽。为防止基坑坍塌,需要做基坑支护。
地基是指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土层,基础工程是指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地下结构工程。地基与基础有明确的分界。
振冲地基法是指利用振冲器的强力振动和高压水冲加固土体的方法。该法是国内应用较普遍和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,适用于各类可液化土的加密和抗液化处理,以及碎石土、砂土、粉土、黏性土、人工填土、湿陷性土等地基的加固处理。采用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,可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、减小建(构)筑物地基沉降量、提高土石坝(堤)体及地基的稳定性、消除地基液化的目的。
振冲地基施工工艺标准
1.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振冲法的施工要求、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。
本标准适用于处理砂土、粉土、粉质黏土、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。对于处理饱和黏性土和黄土地基,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。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%的中砂、粗砂地基。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。
1.2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(不包括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。
GB50300—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
GB50202—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JGJ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
1.3 术语
1.3.1 振冲碎石法
是利用振冲器水冲成孔,分批量以砂石骨料形成桩体,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,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沉降差。本工艺有以紧密的桩体材料置换一部分地基土的振冲置换作用。
1.3.2 振冲挤密法
是利用振冲器和水冲过程,使砂土结构重新排列挤密而不必另加砂石填料的方法,仅适用于处理松砂地基。
1.4 施工准备
1.4.1 技术准备
1.4.1.1 熟悉图纸,解决技术疑问。
1.4.1.2 熟悉工程地质资料。
1.4.1.3 经审批后的复合地基施工组织设计、施工方案。
1.4.1.4 根据图纸定好桩位点、编号、施工顺序、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位置。
1.4.2 物资准备
1.4.2.1 定位用木桩、线绳、石灰等。
1.4.2.2 填料可用坚硬、不受侵蚀影响的碎石、卵石、角砾、圆砾、矿渣以及砾砂、粗砂、中砂等,含泥量不大于5%,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%。
1.4.2.3 填料粒径为:30kW振冲器20mm~80mm,55kW振冲器30mm~100mm,75kW振冲器40mm~150mm。
1.4.3 施工设施准备
1.4.3.1 施工机械
主要施工机械:振冲器、起重机、装载机等。
起重机根据振冲器大小选用12t~16t起重机。
1.4.3.2 工具用具
主要工具用具:铁锹、手推车等。
1.4.3.3 监测装置
全站仪、经纬仪、水准仪、钢卷尺、塔尺、钢钎等。
1.4.4 作业条件准备
1.4.4.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、基础施工图纸、施工组织设计应齐全。
1.4.4.2 建筑物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、电缆、旧基础等均已全部拆除或搬迁。沉管振动对临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,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。
1.4.4.3 施工场地已进行平整,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,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。
1.4.4.4 桩轴线控制及水准基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,且经复核;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已标志定位或撒石灰。
1.4.4.5 已进行成孔、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,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(分层填料厚度、留振时间、振冲电流和振冲后的干密度、打桩次序),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,承载力挤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。
1.4.4.6 供水、供电、运输道路、现场小型临时设施已经设置就绪。
1.4.4.7 要选择和确定钻机的进出路线,制定施工方案,做好技术交底。
1.5 施工工艺
1.5.1 施工工艺流程
振冲碎石法工艺流程见图1-1。
振冲挤密法工艺流程见图1-2。
你当前位于:首页 >> 技术进步 >> 技术交流
振冲地基施工工艺标准
1.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振冲法的施工要求、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。
本标准适用于处理砂土、粉土、粉质黏土、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。对于处理饱和黏性土和黄土地基,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。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黏粒含量不大于10%的中砂、粗砂地基。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。
1.2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(不包括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。
GB50300—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
GB50202—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
JGJ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
1.3 术语
1.3.1 振冲碎石法
是利用振冲器水冲成孔,分批量以砂石骨料形成桩体,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,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沉降差。本工艺有以紧密的桩体材料置换一部分地基土的振冲置换作用。
1.3.2 振冲挤密法
是利用振冲器和水冲过程,使砂土结构重新排列挤密而不必另加砂石填料的方法,仅适用于处理松砂地基。
1.4 施工准备
1.4.1 技术准备
1.4.1.1 熟悉图纸,解决技术疑问。
1.4.1.2 熟悉工程地质资料。
1.4.1.3 经审批后的复合地基施工组织设计、施工方案。
1.4.1.4 根据图纸定好桩位点、编号、施工顺序、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位置。
1.4.2 物资准备
1.4.2.1 定位用木桩、线绳、石灰等。
1.4.2.2 填料可用坚硬、不受侵蚀影响的碎石、卵石、角砾、圆砾、矿渣以及砾砂、粗砂、中砂等,含泥量不大于5%,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%。
1.4.2.3 填料粒径为:30kW振冲器20mm~80mm,55kW振冲器30mm~100mm,75kW振冲器40mm~150mm。
1.4.3 施工设施准备
1.4.3.1 施工机械
主要施工机械:振冲器、起重机、装载机等。
起重机根据振冲器大小选用12t~16t起重机。
1.4.3.2 工具用具
主要工具用具:铁锹、手推车等。
1.4.3.3 监测装置
全站仪、经纬仪、水准仪、钢卷尺、塔尺、钢钎等。
1.4.4 作业条件准备
1.4.4.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、基础施工图纸、施工组织设计应齐全。
1.4.4.2 建筑物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、电缆、旧基础等均已全部拆除或搬迁。沉管振动对临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,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。
1.4.4.3 施工场地已进行平整,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,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。
1.4.4.4 桩轴线控制及水准基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,且经复核;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已标志定位或撒石灰。
1.4.4.5 已进行成孔、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,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(分层填料厚度、留振时间、振冲电流和振冲后的干密度、打桩次序),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,承载力挤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。
1.4.4.6 供水、供电、运输道路、现场小型临时设施已经设置就绪。
1.4.4.7 要选择和确定钻机的进出路线,制定施工方案,做好技术交底。
1.5 施工工艺
1.5.1 施工工艺流程
振冲碎石法工艺流程见图1-1。
振冲挤密法工艺流程见图1-2。
1.5.2 操作要求
1.5.2.1 振冲碎石法
a) 定桩位:施工时应先按桩位图测放桩位且经监理或业主复合验收合格后,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。
b) 成孔:将振冲器对准孔点,以1m/min~2m/min速度徐徐沉入土中,每沉入0.5m~1.0m,在该段高度悬留振冲5s~10s进行扩孔,待孔内泥浆溢出时再继续沉入,使形成0.8m~1.2m的孔洞,当下沉达到设计深度时,应清孔。再将振冲器以1m/min~2m/min的匀速沉至设计深度以上30cm~50cm,然后以3m/min~5m/min的匀速提出孔口,再用同法沉至孔底,如此反复1~2次,达到扩孔的目的。
c) 清孔:清孔时应将振冲器沉至设计深度时,流振并减少射水压力(一般保持0.1MPa)以便排出泥浆进行清孔。
d) 填料:成孔并清孔后,立即往孔加料,每次添料高度不宜大于0.5m。
e) 振实:把振冲器沉入孔内填料中进行振密至密实电流达到规定值为止。再提出振冲器加料,沉入振冲器振密,反复进行直至桩顶。在振密过程中,宜小水量补给喷水,以降低孔内泥浆密度,利于填料下沉,便于振捣密实。在砂性土中制桩时,亦可采用边振边加料的方法。
1.5.2.2 振冲挤密法
a) 定桩位:施工时应先按桩位图测放桩位且经监理或业主复合验收合格后,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。
b) 成孔:当振冲器到达设计加固深度以上0.3m~0.5m时,减小水压,继续使其下沉至加固深度以下 0.5m 处,留振10s~15s。
c) 边振边上提振密直至桩顶:以1m/min~2m/min速度上提振冲器,每提升 0.3m~0.5m,留振10s~15s,并观察电机工作电流变化,当电流达到规定值时,再继续上提、留振,直至地面。
1.5.3 季节性施工
1.5.3.1 冬期施工应将表层冻土破碎后造孔。每班施工完毕,应将供水管和振冲器内积水排净,以免冻胀损坏。
1.5.3.2 雨季施工要作好防汛防雨措施,现场作好排水措施和防止坑内积水。
1.6 质量控制标准
1.6.1 主控项目
1.6.1.1 地基承载力及密实电流遵照GB50202-2002中第4.9.4条规定。
1.6.6.2 填料粒径按本标准第1.4.2.3的规定。
1.6.6.3 振冲地基主控项目质量检验标准见表1-2。
表1-2 振冲地基主控项目质量检验标准
序号
检查项目
允许偏差或允许值
检查方法
1
填料粒径
设计要求
抽样检查
2
密实
电流
(A)
黏性土(30kW振冲器)
50~55
电流表读数,
砂性土或粉土(30kW振冲器)
40~50
电流表读数
其他类型振冲器,A0
1.5~2.0
电流表读数
A0为空振电流
3
地基承载力
设计要求
按规定方法
1.6.2 一般项目
振冲地基质量一般项目允许偏差见表1-3。
表1-3 振冲地基质量一般项目的允许偏差
序号
检查项目
允许偏差值
检查方法
1
填料含泥量(%)
<5
抽样检查
2
振冲器喷水中心与孔径中心偏差(mm)
≤50
用钢尺量
3
成孔中心与设计孔位中心偏差(mm)
≤100
用钢尺量
4
桩体直径(mm)
<50
用钢尺量
5
孔深(mm)
±200
量钻杆或重锤测
1.7 产品防护
1.7.1 基础底面以上应预留0.7m~1.0m厚的土层,待施工结束后,将表层挤松的土挖除,或分层夯实密实后,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。
1.7.2 冬季施工,应采取防冻措施,防止桩头受雨水淋湿或冻结。
1.8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控制措施
1.8.1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
加强现场泥浆管理,防止泥浆对附近环境的污染。
1.8.2 危险源控制措施
1.8.2.1 振冲机操作时,应安放平稳,防止成孔时,突然倾倒或锤头突然下落,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。
1.8.2.2 成孔时作业区域内,不得有人员走动或进行其他作业。
1.9 质量记录
执行本标准应形成以下质量记录:
A1016 振冲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
04-B1008 施工组织设计(施工方案)报批表
04-B1019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
B102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
04-B1024 工序交接、中间交接、单位之间交接检查记录
C1113 振冲地基施工记录表
C1117 桩位放线测量记录
C1413 石子检验报告
注:以上表式采用《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配套表格》所规定的表式。